通过对球形石墨表面包覆无定形的炭层,适当减小石墨的比表面积,改善表面缺陷,提高石墨材料的振实密度,减小因生成过多SEI膜所造成的电池不可逆容量损失,防止电解液的共嵌入导致的石墨层的剥离、粉化,提高石墨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热稳定性。具有高克容量、加工性能良好的特点,适用于3C数码及小动力类电池等应用领域。
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产品技术指标
检测项目 |
规格 |
典型值 |
测试设备或方法 | |
外观 |
黑色粉末,颜色均匀,无结块 |
—— | ||
微观形貌 |
土豆状类球形颗粒 |
ZEISS SUPRA55 | ||
粒径分布 |
D10 |
10-12 |
10.56 |
马尔文Mastersizer3000E |
D50 |
17-19 |
18.73 | ||
D90 |
27-35 |
33.77 | ||
振实密度/g·cm-3 |
≥1.00 |
1.06 |
丹东百特BT-312 | |
比表面积/cm2·g-1 |
≤2.8 |
2.55 |
Micromeritics TriStar II 3020 | |
首次放电容量/mAh·g-1 |
≥360 |
365.2 |
扣电CR2032,0.1C to 0.005V,0.09C to 0.001V······0.02C to 0.001V,0.1C to 1.5V | |
首次效率/% |
≥93.0 |
93.5 |
天然石墨负极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
天然石墨负极材料首周充放电曲线图